官网入口 | 交流合作 | 信息公开 | 联系我们 | 收藏 | 搜索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首页>>新闻动态>>新闻动态>>正文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张士闪教授来我校讲学

时间:2021年04月15日 12:15作者:浏览量:



 

2021年4月13日下午,由山东艺术学院科研处与艺术管理学院共同主办的艺术论坛迎来了新一期的主讲嘉宾,山东大学《民俗研究》杂志主编,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士闪来我校讲学,学校部分教师代表及本科生、硕士生共200多人参加活动。学术活动由艺术管理学院王凤苓院长主持。 

学术报告过程中,张教授结合个人学术体验与方法,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艺术民俗学视域中的非遗研究及学科建设”报告主题。首先,应运而生的艺术民俗学。张教授梳理了新时期中国艺术学发展所经历的三次转向,即1980年代的“艺术回归”、1990年代的“文化转向”以及2000年的“田野转向”。特别是他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敏锐的察觉到中国艺术学发展本土化的转向,并建立中国艺术民俗学,成为这一学科的领军人物;其次,艺术民俗学的学术理念与研究方法。张教授着重强调不要轻易认为民俗文化只是老百姓的文化,它应作为每一个人的生命文化,居住在偏远乡村地区的村民们都有属于自己的生存设计、细腻的生活感受以及反复犹豫的人生空白,艺术民俗学就是将上述内容在学术阐释中变成有逻辑、有意义的人生链条,并获得与村民之间同命运的民俗认识。此外,中国社会的本土语境应该得到当前学界的重视,例如民间常用的语境词汇“神道”“憋屈”等足以说明中国本土语汇理应成为学术富矿,艺术民俗学应该开展“有温度的田野学术工作”;最后,关于非遗研究与学科建设。张教授强调非遗研究的关键是民俗和艺术——无民俗,不稳定;无艺术,不活态,他运用自己父亲的“花墙”这一实例进行了阐释说明。

在接近一个多小时的精彩报告中,张教授以妙语连珠,幽默风趣的叙述语言、大量鲜活的生动实例以及丰富的民俗理论知识引发了在场师生的浓厚兴趣,加深了同学们对艺术民俗学的认识。

学术报告结束后,张教授又来到艺术管理学院,与教师代表及研究生开展了学术沙龙。张教授勉励大家要建立学术自信,充分利用时间,多读“无用之书”,拓展思维,勤加思考。通过交流,师生们充分了解到进行学术研究需要具有吃苦耐劳、勇于尝试、不抱怨的品性以及保持一颗赤字之心。张教授关于治学的阐述,不仅引发了同学们对当前学习生活的反思,而且对每个人今后如何走好人生路给与了深刻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