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进学生对当代艺术创作实践的了解,12月18日,我院教师刘心恬带领2024级艺术学理论方向研究生赴山东美术馆参观了“人智时代——第三届济南国际双年展”。
第三届济南国际双年展以“人智时代”(The Age of Human Wisdom)为主题,探讨新技术对当代艺术及社会生活的影响,自开幕以来受到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展览分为山东美术馆与济南市美术馆两大展区,共展出21个国家和地区的215位艺术家的291件(套)作品,涵盖绘画、雕塑、装置、数字影像、大地艺术、表演艺术、新媒体艺术等多元类型。山东美术馆展区包含“作为方法的水墨”“作为表演的艺术”“绝对的抽象”“轻松的、但也是时代的”“后人类主义的女性创作”“重塑感知的人类实验”“作为哲学的大地与乡村”“永恒的、永恒的”“观念之后的观念”“自媒体与当代社会”等十个板块,全面展现了当代艺术多元化跨媒介的创作实践。
本次参观实践是艺术学理论方向研究生艺术史课程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置身当代艺术现场细读作品、赏析作品、评论作品的专业素养是艺术学理论方向研究生培养目标之一。在观展过程中,同学们细读了展览前言,深入理解了“人智时代”一词的内涵,采集了丰富而生动的作品信息,并结合具体作品,就艺术与科技的关系、人工智能与新质生产力、技术的双重性、艺术的在地性、艺术与生活的边界及当代艺术界定等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同学们纷纷表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重塑了人与世界的关系,引发了关于人与技术之关系的深刻思考。人工智能的使用及推广应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生存与生活,艺术在这一反思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在此特殊时代语境下更大限度地展现艺术的人文关怀是艺术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未来研究的趋势和方向。
本次参观活动增进了艺术学理论方向研究生对全球当代艺术的了解,也提升了其对本专业的文化意义与社会价值的认知。将艺术史课程的课堂教学转至当代艺术现场教学,不仅丰富了授课形式,也融入了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是我院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