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师生对济南市的579百工集和印象济南•泉世界两个文创园区进行了深入考察,旨在通过实地调研,帮助学生对文化产业园区运营模式进行深入了解,提升同学们的专业认知能力。在 579百工集园区考察期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师生和园区市场营销经理马宇晓进行了热烈的现场互动,深入了解了园区的文化产业发展与运营模式。在印象济南•泉世界考察期间,济南•泉世界商管公司刘润昂经理带领师生参观了整个园区,...
12月13日,济南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冬日,我院艺术管理专业艺术项目创意实践工作坊运用项目制运作逻辑、采取积极行动,开启了星娃非遗体验月活动中的“竹韵暖心,编织星梦”竹编课程。此次活动以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的竹编为切入点,旨在让星娃们深入了解竹编文化,认识竹编的常见样式,并欣赏各类精美的竹编作品。通过亲手制作竹编小船,星娃们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人类早期利用自然资源的智慧结晶,更能激发他们对非遗手工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加同学们对传统文化和消防安全的了解,2024年12月12日,艺术管理学院团总支开展了“智趣套圈,学乐同行”趣味知识套圈,活动由2024级艺术史论团支部、2024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团支部共同举办,90余名同学参加。活动开始前,支委们将写有消防安全、防诈骗、传统文化等知识的纸条摆放好,支部成员们跃跃欲试,满怀热情的投入到活动中。随着活动开始,大家全神贯注,瞄准目标抛出套圈,每成功套中一题,都会绞尽脑汁思索答案,...
12月4日上午,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文化产业动能转换与生态系统(山东大学)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农工党山东省文体委副主任、济南工艺美术学会会长昝胜锋在艺文楼公共十五教室为我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师生作了“文化品牌:定位、共鸣及其策略设计”为主题的学术报告。讲座由院长王凤苓教授主持。讲座伊始,昝胜锋深入剖析了文化品牌定位在当今竞争激烈市场环境中的重要性。通过列举德云社、小米、腾讯游戏、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5月11-12日,由中山大学艺术学院、中华美学学会生态美学专业委员会与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共同主办的“生态艺术学话语体系建构”学术论坛在广州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与科研机构的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我院艺术史论系刘心恬副教授作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生态艺术学建构研究”的课题组成员发表了题为《艺术生态系统论视域下的生态主题美术研究》的演讲。...
自学校发布开展科研诚信攻坚活动以来,我院积极行动,在全院进行科研诚信教育活动。提高自律意识,规范个人行为。学院组织教师以自学方式学习科研诚信规范性文件,要求教师明确构成学术不端的行为,在科研活动中时时绷紧科研诚信这根弦。在全体教师例会上,学院领导强调,在指导学生进行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创作时,要当好科研诚信宣传员,也要做好科研诚信监督员。召开2021级本科生年级大会,由论文指导教师对下学年将要进行毕业论文创作的学生做科研诚信宣讲,...
4月28日,艺术管理学院举办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考研经验分享座谈会。2018级文化产业管理班韩晓彤、殷岚昕和李晓玺分享备考经验,为同学们答疑解惑。韩晓彤被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拟录取。她介绍了有关专业课备考的方法,认为学习效率和日常积累对于专业课的深入理解有着极大的帮助,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的飞跃将很难达到。同时,她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考研心理路程,提醒大家要在备考期间保持一个积极良好的心态,学会劳...
4月27日,艺术管理学院在“心·艺工作站”举办了艺术管理专业考研经验分享座谈会。2018级周云聰和2021级研究生刘承林分享备考经验,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刘承林为大家分析了当前的考研形势,并着重从院校选择、发展方向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经验,提醒同学们不盲从、不跟风,应确立明确的考研目标。周云聰被重庆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拟录取。他向学弟学妹们分享了政治、英语的复习方法和时间安排,强调时间安排在备考过程中的重要...
4月26日,艺术管理学院在会议室举办了艺术理论与批评专业考研经验分享座谈会,副院长仝艳锋出席座谈会,2018级靳华林、王雅柠等同学为大家分享备考经验,答疑解惑。仝艳锋为大家梳理了艺术管理学院近十年的考研情况,着重分析了今年的报录比、专业分布以及录取情况,还分享了他本人多年的求学经历,勉励同学们要坚定目标,不怕困难,向着自己的理想院校不断前进。靳华林被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美学专业拟录取。他着重强调了专业课学...
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弘扬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精神,4月21日至24日,艺术管理学院2020级、2021级各团支部开展了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主要内容是协助学校后勤工作人员清理杂草、杂物等。 活动中,同学们迎着骄阳却热情满满,在后勤人员的讲解中学到了使用农具等知识,在自己的亲身实践中收获了平时生活中少有的劳动体验,让大家切身体会到了劳动的意义。在封校期间,每次团体活动的开展都能给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