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史论专业致力于为艺术类媒体、出版社、艺术团体、美术馆、博物馆、艺术展演与拍卖机构及其他相关文化企事业单位培养优秀专业人才。经过大学四年的教育,艺术史论专业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能够从事艺术批评、艺术活动策划、艺术心理治疗、艺术新媒体运营、艺术史论研究和教学等方面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理论素质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宽口径、复合型的高层次人才。
一、专业建设历程
艺术史论专业建设历史已近二十年。
2006年,学校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下设置艺术学方向招收本科生。
2014年,艺术史论专业正式设立。
2019年,艺术史论专业被山东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二、师资队伍建设
艺术史论专业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支学缘结构和年龄梯度合理、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的专任教师队伍。
本专业的6名专任教师中,三级教授2人,四级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硕士生导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者5人,毕业院校为山东大学、浙江大学等。在年龄结构上,50-55岁教师1人,40-50岁教师2人,30-40岁教师3人。
专任教师大部分有海内外访学经历,先后到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班纳-香槟校区、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北京大学等海内外名校进行过访学交流,有着开阔的学术视野。
三、课程体系建设
艺术史论专业在课程建设规划上注重培养学生全面的知行能力,坚持史与论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专业核心课程包括艺术批评学、艺术美学、艺术心理学、艺术社会学、美术评论、戏剧评论、电影评论、艺术心理治疗。在课程设置中,专业基础课程416课时,专业核心课程512课时,专业拓展课程448课时,专业实践课程448课时,通识课程768课时。课程数量合理,结构均衡,体系较完善,体现了本专业的专业知识、能力及综合素质全面培养的目的。
四、科研与教研成果
近年来,在科研方面,本专业教师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部级与厅级科研项目1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及教材10余部,在CSSCI期刊与中文核心期刊等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
在教研方面,本专业教师获批省级教研项目3项,获省级优秀教研成果奖2项,省级研究生教研项目3项,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奖2项,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成果奖2项,山东省优秀学士论文指导教师奖5项。
五、社会服务
艺术史论专业设立了艺术心理治疗工作室、影视创意实训工作室和艺术新媒体运营工作室,并以工作室实训和实践方式不断开展社会服务工作。
艺术心理治疗工作室与北京金葵花儿童公益基金平台协作,在山东省肿瘤医院儿童肿瘤科开展艺术疗愈活动,帮助患儿家庭和医护人员纾解心理问题,三年累计服务时间200余小时。
艺术心理治疗工作室学生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实践,诚意园心理健康志愿团队于2022年获评“济南市优秀青年志愿者团队”。
艺术新媒体运营工作室积极与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等团体展开合作,通过艺术家访谈、艺术作品评论、展览介绍等方式,在报纸、微信公众号等媒介上发声宣传省内艺术家的创作成果,积极助力山东省文化强省建设。
六、人才培养
近年来,艺术史论专业学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接连在“全国艺术学理论类专业大学生征文”、第六届“名作杯”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暨论文大赛、“首届泰山·大学生影评大赛”等全国性大学生赛事中获奖,展现出较强的专业能力和水平。有部分优秀本科学生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为在艺术学领域继续深造学习成为高端科研人才打下扎实基础。
本专业近三年本科生就业率(包括升学)达90%以上,通过保研与考研途径升学深造的学生达到30%,上研学校包括东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京艺术学院、苏州大学、上海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墨尔本大学、爱丁堡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高校。
根据近些年的毕业生情况调研结果来看,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工作态度认真端正,有团队合作精神,对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掌握扎实,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普遍较强,能够很快胜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