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入口 | 交流合作 | 信息公开 | 联系我们 | 收藏 | 搜索

学习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动态>>学习园地>>正文

明清美学史-《闲情偶寄》

时间:2011年11月29日 16:06作者:山东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浏览量:



明清美学史

第三节 李渔的《闲情偶寄》

一、导读:

《闲情偶寄》中国戏曲理论专著,是我国最早的系统的戏曲论著。清代李渔撰。康熙十年(1671)刊刻 ,后收入《 笠翁一家言全集 》 。《闲情偶寄》包括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 、种植 、颐养等8部,内容较为驳杂,戏曲理论、养生之道、园林建筑尽收其内。而涉及戏曲理论的只有《词曲部》、《演习部 》、《声容部》,故后人裁篇别出,辑为《李笠翁曲话》。在中国传统雅文化中享有很高声誉,被誉为古代生活艺术大全,名列“中国名士八大奇著”之首。

 李渔汲取了前人如骥德《曲律》中的理论成果,联系当时戏曲创作的实践,并结合他自身的创作经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戏曲理论体系,其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了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高峰,为戏曲理论批评史乃至中国文学批评史树立了一块里程碑。李渔的戏曲理论以舞台演出实践为基础,因而能够揭示戏曲创作的一般规律。他认为,“填词之设,专为登场”,批评金圣叹评《西厢记》只是文人在案头把玩的《西厢》,并非优伶扮演的《西厢》。李渔提出了“结构第一”的命题,含有命意、构思和布局,把结构放在首位,依次为“词采第二”,“音律第三”,“宾白第四”,“科诨第五”,“格局第六”,全面广泛地论述了戏曲创作中的诸多问题,其中对结构、语言、题材等论述尤为精辟。李渔提出结构第一的原则,同时又提出“立头脑”、“减头绪”、“密针线”等一整套理论,都是针对当时戏曲舞台上的弊病而发的。李渔主张结构谨严,情节紧凑,组织得天衣无缝,这不仅在当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而且至今仍具艺术实践意义。关于语言,他认为要赋予它舞台艺术的特征,是写给观众听的而不是给人看的案头之作,在这个原则下,他提出了曲文应当贵显浅 、重机趣 、戒浮泛 、忌填塞,宾白应当语求肖似 ,说一人肖一人,勿使雷同;文贵洁净,声务铿锵等一系列独特见地。谈到题材,李渔认为贵在创新,以脱窠臼为第一使命,既然剧本名为传奇,就是因为其事奇特,未经人见而传之,绝不可亦步亦趋,东施效颦。至于导演和表演,李渔也发表了很多中肯之言。总之,李渔是元、明以来戏曲理论的集大成者,为中国戏曲理论批评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课前讨论

1、李渔对戏曲的“独先结构”的重要性。谈谈他强调“结构第一”的道理。

2、《闲情偶寄》中提出的“词别繁简”和后面的“文贵洁净”前后照应,谈谈宾白如何做到“繁”、“简”得当的。

3、谈谈李渔在戏曲中不主张使用方言的原因。

4、《声容部・治服第三》中,三款 谈首饰美和服装美。李渔用“衣以章身”来解读服装的文化内涵。谈谈自己的认识。

5、《习技第四》中,李渔对女子“习技”的目的的阐释。

6、《容声部》中,讨论女性仪态美和容貌美及女性自我美化的内涵。探讨李渔肯定人体美的正当合理性。

三、课后习题

要求:任选一题,200字以上。

1、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对戏曲语言提出的“文贵洁净”的内涵。

2、在《声容部・治服第三》中,谈谈李渔关于衣服的审美与实用关系的认识?

四、参考文献

1、[]李渔:《闲情偶寄》,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2、沈勇译注:《闲情偶寄》,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

参考资料:

参考书

论文